二、漢中市革命根據地
1、川陜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川陜革命根據地紀念館位于漢中市南鄭縣紅寺湖風景旅游區,距離漢中市區26公里,占地62畝,建筑面積5240平方米。
川陜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時期全國第二大蘇區,在爭取蘇維埃新中國偉大斗爭中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和意義。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九軍,在此都有過長達數年的革命活動。
紀念館主要展示川陜革命根據地陜南蘇區革命活動的部分實物和圖片,反映了川陜蘇區革命活動的歷史全貌,是全國一百家紅色經典旅游景區和陜西省三大紅色旅游景區之一,是陜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
2、何挺穎烈士紀念廣場
何挺穎烈士紀念廣場位于川陜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旁,包括了紀念碑、亭廊等建筑。
何挺穎(1905~1929)南鄭縣漢山鎮何家灣村人。1925年年底,經劉秉鈞介紹,何挺穎參加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后,何挺穎參加了秋收起義,在三灣改編中,起義部隊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師第一團,何挺穎任一團三營黨代表。1928年3月上旬,井岡山前敵委員改組為師委,任師長,何挺穎任書記。1928年8月,在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中,何挺穎與團長朱云卿帶領不到一個營的兵力,在人民群眾的幫助下,擊潰了湘贛國民黨軍閥近四個團的兵力,取得了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1929年1月,紅軍主力向贛南進軍途中,何挺穎身負重傷。1月26日夜,因擔架隊迷失道路,何挺穎遭敵襲擊犧牲,年僅24歲。
3、紅二十五軍司令部舊址
紅二十五軍司令部舊址位于陜西漢中市洋縣華陽鎮紅石窯村,南距縣城100余里。
紅二十五軍是由鄂豫皖根據地留守部隊及鄂豫皖省委、蘇維埃政府機關人員組成的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遭到國民黨反動派數倍之敵的圍剿與進攻,寡不敵眾,傷亡很重。冬季,中央指示實行戰略轉移,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